返回

哈哈哈,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 13章 来而不往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多,哭的人也就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住在京城的有一半人是没有地的,可他们得交税,得用银钱、布帛来“折色”!

    明明在家算的是正好,可到了这里税吏却说不够!

    这.....

    本该是丰收的季节,却处处是悲伤。

    三个人朝着铺子走去,此刻的铺子里有了人。

    还是贵。

    人一进门,身后的健仆就站在了铺子门口,然后如标枪一样站在两侧。

    在悬挂起来的一匹匹布样前,一名妇人正牵着两个孩童听掌柜的介绍。

    时不时的伸手去打量。

    掌柜张有为知道来了大生意,口若悬河道:

    “贵人,这是来自南京得云锦,这个呢是来自苏杭的宋锦,这边的这个是蜀锦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灰有点大!”

    掌柜张有为尴尬的笑了笑:

    “不瞒着贵人,这些锦缎都是铺子里充当门面的,说到底还是寻常绸缎好卖的些!”

    “京城的百姓也都买不起么?”

    张有为笑了笑,他不知道眼前的人身份。

    但他肯定这人非富即贵。

    万一说了些什么她不爱听的,这单生意黄了不说。

    可能还会有祸患。

    “京城铺子多,大家可选择的铺子就多!”

    “这段宋锦售价几何?”

    张有为闻言赶紧道:

    “贵人好眼光,这个是去年的货,没过时,也不显老气,贵人若是喜欢,十两银子就成!”

    “价格倒也实诚,比上一家实在,念你实在,那包起来吧!”

    “好嘞!”

    今日的十三格外的乖巧。

    听到人要买下,他就从一旁走了出来,麻利的忙活起来。

    他已经知道今年比去年还不景气。

    几个伙计,估摸着只能留下两个人。

    现在的活几个人抢着干。

    此刻的余令也终于到了铺子前,牵着闷闷抬腿就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门口的两人见是俩小孩,并未阻拦。

    可余员外就不行了。

    余员外虽然胖,但门口的这两人却不由的变得警惕了起来。

    直觉让他们觉得这个胖子不简单。

    待看到余员外的虎口处,两人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余令一进门,布匹后面的妇人刚好挑开布匹露出了身。

    余令呆住了,不是这贵人多好看,而是这贵人太高了。

    比掌柜张有为足足高了一个头。

    妇人也恰好看到了余令,两个人的眼神刚好碰上。

    妇人忍不住多看了余令一眼,心里忍不住惊叹道:

    “好有神的眼睛!”

    妇人身边的两个孩子也看到了余令。

    见余令跟他们差不多大,也不由的露出了好奇之色,忍不住打量了起来。

    余令此刻是呆住的。

    他十分肯定眼前的这个妇人就是秦良玉。

    虽然一身戎装变成了马面裙,但这么高的女子能有几个。

    这气质就不是一般人。

    (ps:《嘉靖太康县志》载:嘉靖初,衣衫大至膝,裙短褶少……”)

    余令这样看人其实是很失礼的。

    但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孩子,一个孩子这么看人,则不会有人说什么。

    妇人本来要走的,见这孩子老是盯着自己看,忍不住笑道:

    “你认识我?”

    余令一愣,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:

    “你是,你是,你是秦石柱宣慰使?”

    妇人没有说话,旁边的孩子却突然开口道:

    “石柱宣慰使是我爹,我娘是将军,骑马杀敌的女将军!”

    (ps:马千乘被害后,因为他的儿子马祥麟年幼,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,所以现在她还不的。)

    余令大喜,没有想到还真是的。

    抬起头更加认真的看,一边看,一边忍不住喃喃道:“谁信啊,说出来谁信啊,我竟然看到真人了!”

    这一次,不但秦良玉莞尔,就连门口的两个护卫也觉得挺好笑!

    “你叫什么?”

    “余令!”

    说罢余令又赶紧道:“这是我的妹妹闷闷!”

    秦良玉点了点头,笑道:“很好听的名字,来人啊,赏!”

    有钱人就是豪横,一出手就是就银豆子,一人一颗。

    银子红豆大小,上面还刻着有字。

    余令开心的接过,然后在身上摸索。

    摸索了半天摸出几枚铜板。

    余令在所有人诧异的眼神中给了秦良玉身侧的两个孩子一人一个。

    两个孩子愣住了,打出生起他们的起点就是别人的终点。

    家里可以说什么都缺,唯独不会缺钱。

    自己的父亲是

第 13章 来而不往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